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及湖北省高师中心相关工作要求,助力学校“专升本”“双高双优”建设,8月20日至29日,学校组织开展2025年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培训通过专题讲座、现场示范、实践研学、竞赛研讨等多元形式,为全体新教师搭建了从“入职适应”到“专业起步”的成长桥梁,为期7天的系统化培育为新教师扎根职教奠定坚实基础。


一、锚定核心目标,明确培训方向
本次培训紧扣学校发展与新教师需求,聚焦三大重点:一是强化职业素养,通过师德规范学习、法治教育普及,帮助新教师树立依法执教理念,筑牢师德师风根基;二是提升履职能力,围绕备课、上课、学生管理等教学常规,开展实操性指导,确保新教师快速适应教学岗位;三是助力长远发展,融入科研思维培育与职业规划指导,引导新教师适配学校“专升本”推进及高水平建设需求,实现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
二、丰富培训内容,构建多元体系
本次培训打破“单一授课”模式,坚持“理论+实践”“讲授+互动”“学习+检验”相结合,围绕“教学能力、职业素养、科研能力、育人水平”四大维度,设置系列核心培训内容。
(一)教学能力提升模块
8月20日上午,医护学院党支部副书记赵梦丹以“脚踏实地 行稳致远——说课技巧分享”为主题,从“说课与备课、上课的关系”“说课内容”“说课稿撰写”“说课课件制作”“说课技巧与常见误区”五大模块展开,结合自身参赛经验现场示范,为新教师教学实践与竞赛参赛提供理论支撑与实战参考。
8月22日上午,医护学院骨干教师朱方敏以“泌尿系统——肾”为主题开展现场示范教学,通过直观教学演示,让新教师掌握实践教学的流程与技巧;当日下午,人事处组织师德师风演讲比赛预赛,新教师结合自身入职初心、对职教事业的理解及身边师德榜样的小故事展开分享,以赛促学强化师德认知,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二)职业科研赋能模块
8月21日上午,职教中心副校长殷遇骞围绕“新教师职业规划”,从职业素养培育、教学常规 知识与技能 掌握、 职业 规划制定与发展三个维度 展开 ,结合 三十余年 从教 经历与生动教育 案例,剖析 职业院校 教师 面临的工作挑战 ,勉励新教师“以实践为 根基、以反思为阶梯 、以 坚守 为 方向 ”,制定科学成长计划,明确“教育者”与“引导者”双重角色定位。
8月21日下午,科研处处长陈海英教授开展“高校科研培训”,先分享自身科研履历激发新教师热情,再详解项目分类、近三年学校课题立项数据,最后从“想做什么、为什么做、怎样做、以前做过什么”四维度拆解申请书撰写逻辑,结合案例指导新教师规避申报难点。为新教师科研起步搭建理论与实践桥梁,让新教师明晰了科研项目申报的“道”(核心逻辑)与“术”(实用技巧)。
8月28日上午,科研处副处长牛德丽开展新进教师心理健康专题培训。课程聚焦新教师入职初期“教学适应、学生管理、职业认同”三大心理痛点,分享心态调整实用技巧,帮助新教师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为后续教学与学生管理注入心理能量。
(三)育人素养培育模块
8月20日下午,智能制造学院党支部副书记倪喆以“聚焦生涯规划与双创教育 赋能新师育人能力提升”为题,结合“挑战杯”带队经验,从选题策略、项目打磨、实战要点等方面系统分享,还结合热门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中“突破思维局限”的理念,提出“将双创思维融入日常教学”的新思路,引导新教师挖掘学生创新潜力。
8月26日上午,学工处处长盛一帆分享“职业院校学生工作管理”,帮助新教师掌握职业院校学生群体特点及管理规律,提升学生思想教育与日常管理能力;当日下午,茶学院副院长何杨带队参观茶廉文化基地,通过“茶文化解读+廉洁案例分享”,将廉洁教育融入培训,引导新教师树立“廉洁从教、清白育人”的职业理念。
8月27日上午,邓丽老师开展“教师礼仪”培训,从“着装规范、仪容仪表、肢体语言”等方面,指导新教师打造符合职教教师身份的职业形象;下午,学工处副处长李晶晶作教师语言表达技巧经验分享,通过案例讲解、场景模拟等方式,帮助新教师掌握课堂讲授、师生沟通、朗诵演讲中的语言表达要点,提升教学沟通效率。
(四)成果检验总结模块
8月29日上午,举办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决赛,新教师结合培训所学与未来职业规划,分享对“如何做有温度的职教老师”“新手教师的师德践行路径”等主题的思考 。
8月29日下午,天门职业学院组织召开新进教师座谈会。会上,今年新引进的教师依次发言,围绕岗前培训所学、未来教学规划及职业发展困惑展开交流;党委委员、副校长阳军主持会议,总结了本次岗前培训的核心内容;党委书记黄祥斌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结合学校实际与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对新教师提出要求与期望。此次座谈会为新进教师搭建了交流反馈的平台,也标志着学校本次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工作圆满收官。

三、培训成效显著,新师收获颇丰
参训教师表示,本次培训内容“接地气、重实效”:通过为期7天的培训,不仅明晰了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的核心方法,更对“职教教师”的角色定位与使命担当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有效解决了入职初期的困惑。学校还通过建立新教师成长档案、明确撰写1500字以上《3-5年成长发展计划》,实现培训效果的过程性跟踪与长效化巩固。
未来,学校将持续以“以学强基、以教践学、以研提质”为导向,优化新教师培育体系,助力新教师快速成长,为学校“专升本”工作推进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