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要闻
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我院思政课部教师赴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观摩学习
来源:
发布:2018-05-29 16:39
点击量:
分享:

为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年工作要求,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经验与做法,提升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5月24日,我院思政课部主任殷遇骞携思政课教师一行共7人赴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现场观摩“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示范教学”活动并作学习交流。

 

QQ图片20180528194455

 

   在示范教学活动现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熊建生教授、孙康副教授、龚玉敏副教授做了精彩的教学展示。熊建生教授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善美意蕴”主题,从思想政治教育真善美的结构、思想政治教育真善美的呈现、思想政治教育真善美的要求三个角度展开了生动讲授。

   孙康副教授的示范教学主题是“风雨如晦年代的抗争与探索”。他从纵深的历史维度、宽阔的世界视野,阐述了洋务派自强运动的先导、过程、结局。同时,孙老师还深刻评析了当前学界关于洋务运动研究的多种观点,揭示了洋务运动的当代启示。

   龚玉敏副教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导论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为例,围绕“以跟进型问题开启‘马原’学习之旅”主题,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说课。一是“说教材”,龚老师清晰展示了本节的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点、教学难点、计划课时等。二是“说教法”,龚老师主张要在教学内容上给出清晰的思维导图,在表达形式上注重语言的适度生活化,在课堂讲授中采取互动式教学与案例教学的方法。三是“说教学程序”,龚老师在本节精心设计了五个环环相扣、逐层递进的问题,通过与学生的积极互动,层层深入、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走近马克思主义,了解导论第一节中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本课程的浓厚兴趣。

   武汉大学教学名师宋俭教授做了深度点评。宋老师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是一项顶天立地的职业,所谓“顶天”,意指老师们的教学内容是党和国家的重大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所谓“立地”,意指老师们要把这些内容转化为学生们易懂、乐见的语言,从而有效传递给学生。宋老师还分享了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三点体会:做一名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是要具有“三项能力”,即学术阐释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和思想穿透能力;二是要做到“三个符合”,即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符合逻辑、符合常识、符合事实;三是要做到“胸中有剑、手中无剑”,即是要在授课前对教育内容非常熟悉、了然于胸,在授课中不着痕迹地把重大结论、重大观点传递给学生。

   据了解,此次活动是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一部分。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年之际坚持以师资队伍建设和集体大备课为契机,通过制度创新、学科领航、名师示范、教学竞赛、交流研讨等多种途径,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通过此次现场观摩学习,我院思政课教师开阔了视野,了解了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和有效做法,大家纷纷表示要结合我院特点、结合课程和学生特点开展相关的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