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能力,5月15日,我校特邀心理学专家黄兴芹教授,为全体班主任及辅导员开展了心理危机的识别、干预与预防的专题培训。本次培训在学术报告厅举行,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科学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筑牢校园心理安全防线。

培训中,黄教授从“正确认识心理危机”“精准识别心理危机”“有效干预心理危机”“科学预防心理危机”四个维度展开讲解。她结合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心理危机的定义、类型及发展过程,并强调心理危机干预不仅是教育工作的重点,更是培养身心健康时代新人的重要保障。
黄教授指出,高职学生面临学业压力、人际冲突、家庭问题等多重挑战,心理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她详细列举了心理危机的典型表现,如社交退缩、情绪失控、异常言行等,并提醒辅导员需通过动态观察、心理筛查和专业咨询等方式,及时发现高危学生群体。此外,黄教授特别提到“微笑抑郁”“边缘型人格”等易被忽视的心理问题,呼吁教育者关注那些“看似阳光却内心孤独”的学生。
在预防环节,黄教授提出“育人要育心”的理念,呼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班级管理和校园文化活动中。她分享了培养学生主动性、优势挖掘、情绪管理等具体策略,并提醒辅导员要特别关注心理危机高发期,如开学前后和节假日后的25天,加强动态观察和预警机制。
参训辅导员纷纷表示,培训内容贴近实际,方法可操作性强,今后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为学生提供更精准的心理支持,助力他们阳光成长。
学生工作处处长盛一帆在总结中表示,此次培训不仅提升了辅导员的专业素养,也为学校构建“早发现、早干预、早预防”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学校将持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多方协作,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